本志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(fā)展觀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》《中國工會章程》為準則,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,力求完整地、準確地、客觀地再現(xiàn)渾源縣工運事業(yè)及各級工會建立、完善、整頓和發(fā)展過程的真實面貌和全縣各級工會做出的卓有成就,做到科學性、思想性、資料性的統(tǒng)一。
本志書采用編、章、節(jié)三級設置目錄,按照編年體裁采用現(xiàn)代漢語語體文記述,上限為1938年,下限至2023年,時間跨度共85年。全書分6編18章86節(jié)?!洞笫掠洝匪鏁r間從1938年起至2024年6月。大事記中記述了2024年上半年渾源縣工會的大事。
本志書的術語、提法以及觀點均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》《中國工會章程》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本志書所錄工會人物的簡介,均集中于第六編《人物》中,包括:渾源工運啟蒙人和工會英烈傳略,各個時期的渾源縣工會主席(主任)、副主席(副主任)及歷年受國家、?。ú俊⑽┍碚玫膭趧幽7叮ㄉa(chǎn)工作者)重要生平事跡簡介,共155人;還以名錄形式收錄歷屆工會委員、歷屆省工會代表大會代表及歷年被國家、省、市(地)、縣表彰的模范工會、工會干部和積極分子和歷年受市(地)、縣表彰的勞動模范(生產(chǎn)工作者)。所錄工會人物的資料來源,大部分是從縣工會檔案、《渾源縣人物志》及其他黨史資料中采集,對早已過世或調(diào)往他地的工會人物信息,除了盡可能地采訪其后人外,還通過走訪老干部及知情人等方式獲取。
本志書資料來源,主要為縣綜合檔案館和縣工會機關工作檔案,縣綜合檔案館珍藏的革命歷史檔案資料,以及縣委黨史研究室、縣志辦出版的《渾源縣志》《渾源縣年鑒》《渾源縣人物志》(2011),縣委辦編寫的《渾源五十年記事》(1986),縣黨史辦編寫的《中共渾源縣歷史紀事》(1936—1995)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山西省渾源縣組織史資料》(1936—1987,1987—1998)《渾源縣黨史資料匯編》《渾源縣志史資料匯編》《渾源縣慘案事件集》《渾源縣黨史資料專輯(晉察冀日報選錄)》《大事記》(初稿),縣檔案館、縣委黨史研究室收藏的《北岳報》,縣統(tǒng)計局編寫的《山西省渾源縣統(tǒng)計資料》《渾源縣統(tǒng)計年鑒》,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保存的烈士名錄及大同市檔案館的館存資料、大同市總工會所存的資料等。在編纂工作中,時間、人數(shù)、人名以及事件,多份資料中如有記載不一致的地方,均以市、縣檔案館保存的工會原始資料為準。資料來源不再分別注明出處。
本志書一律用公元紀年。










新聞博客
設計與印刷
基因廣告
在田文化
紙喜愛文創(chuàng)
關于我們
業(yè)務咨詢對接


